导读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诸葛恪得驴原文和翻译)原文诸葛恪(kè)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②。一日,孙权大会③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④其面,题...
诸葛恪得驴文言文翻译(诸葛恪得驴原文和翻译)
原文诸葛恪(kè)字元逊,诸葛亮兄瑾①之长子也。恪父瑾面长似驴②。一日,孙权大会③群臣,使人牵一驴入,长检④其面,题⑤曰:诸葛子瑜。恪跪曰:&”乞请笔益⑥两字。&”因听⑦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⑧坐⑨欢笑。权乃以⑩驴赐恪。
注释瑾:指诸葛瑾,字子瑜,他是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面长似驴:意为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会:聚集。长检:狭长的标签。题:写。益:增加。听:听从。举:全部。坐:同&”座&”,座位。以:相当于&”把、拿、将&”。译文诸葛恪字元逊,(他)是诸葛瑾的大儿子。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孔狭长像驴的面孔。一天,孙权聚集大臣们,让人牵一头驴进来,贴了一张长的标签在驴的脸上,上面写着:诸葛瑜。诸葛恪跪下来说:&”我请求大王让我用笔增加两个字。&”孙权听从了他,给他笔。诸葛恪接下去写了:&”之驴。&”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孙权于是就把这头驴赏赐给了诸葛恪。
出处《三国志·吴书十九》
文化常识&“名&”与&”字&”:古人除了&”名&”,往往还有&”字&”。长辈对小辈、教师对学生等,可以直呼其名。若平辈或所尊重的人,一定要称呼他的&”字&”。上文孙权在驴面上提&”诸葛子瑜&”,&”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如果写&”诸葛瑾&”就不礼貌了。又如,诸葛亮字孔明,故时人称他为孔明先生,表示尊重。
启发与借鉴这则历史故事,讲的是诸葛恪如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父亲化解窘迫、转危为安。文章运用了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从侧面衬托出诸葛恪的聪明,可以看出诸葛恪是个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聪明机智的人。
从中我们可以悟道一个道理: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心烦气躁,鲁莽地应对,我们首先要冷静下来,分析原因,有时换一种方法或方式,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