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所以然”

2025-03-28bj03
导读对&“所以然&”的理解始终似乎是抽象的,就像看油画,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远景虽美,更是抽象的,那更非所...

对&“所以然&”的理解始终似乎是抽象的,就像看油画,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远景虽美,更是抽象的,那更非所以然。许多人和事,即便近在眼前,亦或远在天边,谁敢说能看出个所以然?要把人和事准确说出个一二三,我还没有这么大本事,好在有那句:&“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可以搪塞搪塞。&“所以然&”它属于哪个队伍?实词?虚词?其实是虚的,意思是&—&—&“所以这样,所以如此!&”到底是怎么个这样,怎么个如此?它就如填空题的括号,答案随前坠而变!



田然是我的同事,他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昵称,名曰:&“所以然&”,意思是人世间一切都能知道个所以然。他还真把&“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这话当圣旨。他得意地解释,此名是从&“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借鉴而来。也是沾了华而实老先生的光,从华而不实到华而实那儿产生的灵感。所以田然总是很自得,经常把相关联问题拿出来理论、例证,秀自己的存在感。华而实老先生是人们共仰的华而实,可我面前的&“所以然&”是否真的&“所以然&”还待大家评估。



自那以后,田然一改过往,逢人纠正其名曰:&“所以然&”。他虽然离一百只差四十余岁年纪还是不改年轻的骄气,好像世界没了他就会退步,地球没有他会停摆。我不否定自信,但是盲目自信我不赞同。实际他仅仅半桶水,论文凭,论实力,也就那个样。唯一的优点就是只把自己当回事,敢把全世界不放在眼睛里。他习惯戴着黑色眼镜看世界,就是再美好的事物过他眼后,也能变色。他总是拿轻蔑的眼光看任何人,任何事,更不用说看待我了。我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总是默认了自己的定位。我知道他的乖戻与狂妄,就算文豪、教授在他眼里也只是粒尘埃,用他的&“雅&”语就是:&“算个球&”。他总希望站在光辉里一展自己的优越,我总是觉得夜郎自大这个词就是为他制造的。



老萧对他的肆无忌惮早就有想法,多次说要治一治他。今日朋友聚会,就巧遇上了。&“你就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呀?&”老萧故意把话黏在喉间,有意把那话当包浓痰即吐非吐,那态度让人很是不安。&“大哥,所以然也不懂呀?什么事情都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有点牛!那我问你个小问题咋样?你是什么?&”老萧的浓痰还是卡在喉间。&“所以然&”当仁不让,对着天空指手画脚,&“人呀,大写的人呀!&”&“那我这小写的人,问你人是什么意思?&”他晃了一下神,大概是思维短路了,哆嗦半天没讲到点上。老萧笑了,&“这一小问题可难住了大学问。你也有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时候?做人做事太满了那大写会变成小写!&”&“所以然&”羞得满脸通红。幸好&“所以然&”无言以对,否则老萧一定会用&“你为什么是人呢?&”或更难为情的问题来为难的。譬如哲学家争论过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说不出&“所以然&”的问题制造难堪。措手不及终是没敌过蓄谋已久。

&“在自己身上找优越感的人,它一定不是君子;在别人身上找优越感的人,他一定不是小人。因为君子能将一切交给他人审核一遍,包括内心。&”老萧半玩笑半认真说,&“痛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听什么话,做什么事,都知其所以然,另一种是听什么话,做什么事,都不知其所以然。&‘三国演义&’里的杨修大概听话做事算个知其所以然的人吧,结果就丢了自家性命。可那自以为是不知所以然失守街亭的马谡,也被诸葛亮挥泪斩首。&”话语间,我又联想到庄子带领弟子出游的故事。他们行至山中,遇见伐木人,正在伐树。弟子问,&“为什么那棵长得很歪的树不伐?&”答:&“伐而无用。&”至暮,投宿一老友处,友人欲杀鹅相待,家仆问,&“杀哪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 树有用而被伐,无用而被保全性命,鹅因不成器而被杀之,成器而得以延留。这其间道理谁能说个&“所以然&”呢?

我佩服我的学生,记得有次作业,是填写歇后语。我只要说前半句,你一定能马上答出后半句,因为太常用了。&“老虎挂念珠&”,你马上就能回答:&“假慈悲&”吧,可学生的答案让我吃惊,是&“高风亮节&”。学生的分析是:老虎不吃人了,立地成佛了难道还不够高尚?还有&“飞蛾扑火&”有位学生答案是&“死而后已&”,学生的分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视死如归的勇敢!我无言以对。那句&“黄鼠狼给鸡拜年&”呢?答案更离奇:&“彬彬有礼&”,学生的分析是灰太狼也能那么可爱,黄鼠狼都给鸡拜年了,不该用彬彬有礼点个赞?我有些哭笑不得,是不是&“本性难移&”这词语该从字典上剔除?还有那句&“哑巴吃黄连&”,学生的答案是&“苦中有乐&”,我懂得了,黄连是用来治病的良药,吃时再苦该是乐的。服了,服了我的学生。遗憾的是这么巧妙的答案,我都没能给分。我说出正确答案时,学生还是分辩半晌。每道答案都能说出&“所以然&”,而标准答案却在他们的&“所以然&”之外。

我曾经和同事们争论过关于标准答案的种种困惑,争论归争论,但我们终究是默守陈规,深深陷入生搬硬套的标准答案里。不瞒你说,世界没有标准答案还真的不行。违纪,规章是标准答案,犯罪,法律是标准答案,做人,道德是标准答案,做事,自然法则是标准答案。&“所以然&”不一定是错,在标准答案之外的总归不算对的。答案是纯粹的,&“所以然&”有一定目的性,不再单纯,不一定能成为标准。

朋友,你说呢?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meiwen/54909.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遗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