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流传着春节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而在我们家刚好相反,是我们兄妹给老妈&“敬老压岁钱&”!
老妈今年91岁,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老妈生在农村,长在乡下,一辈子生养了5个子女,一生土里刨食,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哥妹抚养成人,一生吃的苦、受的罪,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去年春节,全家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时,大哥提议:&“老妈年年除夕给孙辈们&‘压岁钱&’,今年咱哥几个能不能也给老妈发一回&‘压岁钱&’&”?其实&“压岁钱&”就是讨个吉利,也有祈福、祛灾的意思,作为儿女,谁不盼着老人平安快乐、健康吉祥呢?所以大哥这一提议赢得了满堂彩!当年春节,老妈就收到了1万元的&“压岁钱&”。不想,我们给老妈发&“压岁钱&”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了全村的热点新闻。
别看老妈上了年纪,思想可一点也不落后,她把&“压岁钱&”作为晚年的&“第一桶金&”,开始了&“大肆挥霍&”&—&—
首先,她拿出5000元,设立了&“家庭奖励基金&”。5个孙辈(包括外孙女)评上&“三好学生&”或&“优秀班干部&”,每人发500元现金或500元图书作为奖励。其次,老妈拿出680元,订了《中国老年报》《辽宁老年》《农民日报》等报刊办起了&“家庭图书阅览室&”,不但鼓励孩子们读书看报,还免费为乡亲们提供了精神食粮和生产技术。三是老妈拿出1000元,为村里的老年秧歌队购置了团扇、锣鼓、唢呐,全新地&“武装&”了行将&“歇业&”的老年秧歌队,为村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农闲时节,村里的锣鼓又敲起来了,乡亲们扭起了欢快的秧歌。村小学的操场地势低洼,一到雨季便成了池塘,孩子们想运动很不方便。细心的老妈听说后拿出1400元雇车拉土,垫平了村小学的操场,感动得师生代表登门向老妈致谢!和老妈同住一条街的刘姨老伴去世后,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日子过得挺紧巴,老妈用&“压岁钱&”买了两头猪崽儿送给她,感动得刘姨热泪盈眶。老妈说:&“你刘姨是咱村的特困户,两个孩子又都在读书,家里日子过得苦,送去的两头猪崽儿养到上秋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可以贴补一下她们娘几个的生活。党中央不是提倡&‘精准扶贫&’吗?我这也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呢!&”一席话说得我们兄妹心服可服,纷纷为老妈点赞&—&—一个91岁的农村老太太,能够想到&“精准扶贫&”,这的的确确让我们自愧不如!接着,老妈又托人买来了十几个评书机,送给了村里85岁以上的老年人。看到老人们每天揣着评书机听得津津有味,我们打心眼儿里佩服老妈!
万元&“压岁钱&”就这样在一年中被老妈&“挥霍&”掉了。没想到,这区区1万元的&“压岁钱&”在老妈手中竟魔术般地起了&“化学反应&”,收到了几何倍数的社会效应!乡亲们对老妈赞赏有加,齐夸老妈有责任心、有爱心,是一位与时俱进的老太太!
老妈的&“挥霍&”之举,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兄妹!大哥近日&“发话&”:今年春节不但要照常给老妈&“压岁钱&”,而且数额还要增加20%!值得一提的是,已是一家公司老板的老妈的长孙也加入其中,他说要给奶奶发一个大大的红包,向奶奶致敬!受老妈的影响,家族中的每个小家庭也开始重新规划起各自的压岁钱来,大家都在重新审视压岁钱,想方设法让它变得更有意义!91岁的老妈,在家中掀起了一场喜人的&“压岁钱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