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寻根到父亲的湖南老家常德,在大姐姐的引领下,遍访了与父亲生命有过交集的一、两位耄耋长辈,他们竟然在50余年音讯全无从天而降的陈家骨血子嗣的脸庞上左右端详出了早殒...
寻根到父亲的湖南老家常德,在大姐姐的引领下,遍访了与父亲生命有过交集的一、两位耄耋长辈,他们竟然在50余年音讯全无从天而降的陈家骨血子嗣的脸庞上左右端详出了早殒父亲的点点痕迹,讲述着来自江西塘东村的血脉渊源。正如山东人闯关东,祖籍是江西的湖南人也为数不少,在奶奶身边长大的大姐姐耳边掠过无数次奶奶的喃喃絮语&“江西清江&”(而今的樟树市),老人家意在嘱咐子嗣们&—&—根在何方!游走在失而复得的老家常德,残存的几处老街古巷、渡船码头,为我们解读着父母老相册上那尘封了60余载的过往经历。徜徉在斜阳余晖中的沅江岸边,如血残阳将波澜壮阔的沅江镀成了一条金色河流,蜿蜒曲折的中华诗墙上茵集着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被入颜进柳、张癫狂素淋漓挥洒在金碧斜阳中呼之欲出。曾经的沅江两岸商铺林立,码头繁忙,陈家的桐油房以及大火轮就是从这里出发,涉江而上,过洞庭,直抵汉口鄂渚。读过沈从文的自传,他初入世事就是从湘西凤凰溯沅江而上从常德码头杨帆起航的,书中寥寥数语便可见识到湘西北重镇常德当年的繁华鼎盛:&“辰州河街不过几家作船上人买卖的小茶馆......常德的河街可不同多了。这是一条长约两里的河街,有花纱行,有油行有卖船上铁锚铁链的大铺子,有税局,有各种会馆与行庄。这河街既那么长又那么复杂&”&“我间或跑向轮船码头,去看那些从长沙从汉口来的小轮船,在趸船一角怯怯的站住,看那些学生模样的青年和体面女人上下船,也看那些人的行李。间或发现了皮箱上贴了许多上海北京各地旅馆的标志.....&”。常德老家是一座扼守湘西门户的古城,浩荡的沅江绕城而过,东濒烟波浩渺的洞庭湖,整个小城泊在水中一般。沿着沅江,从威武壮观的武陵阁一路走来,氤氲在古老中华的诗词歌赋中,四公里的防洪大坝,常德人用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串连起春申阁、排云歌、渔父阁铁栏闸门,铸就起诗情画意境的坚固堤防。 流连踯躅在父辈们生长嬉戏过的背街古巷,家中老影集中那些青春的倩影若隐若现在街巷庭院......。老宅故园已被国内声名鹊起的芙蓉王烟厂现代化街区所覆盖,趋近街边一车黄澄澄的柑柚,欲询价购买,忙碌的女摊主口中&“一炮一炮&”麻利地招呼着其他买主,不知所云的我们心中略感不快,懵懂前行,打听到柳叶湖的车次站点,准备次日前往。问询一慈祥老者,从他浓浓的乡音中辨识出&“一炮一发&”的湘音,我们不解其意反复探问,不得要领,走过一位操着&“塑料&”普通话的年轻人告知了十分钟一趟的发车时间,记下班次后,转而漫不经心地度步在安闲静谧的小城中,不经意间走进了《滨湖公园》,深秋些许凉意的阳光普照在波光粼粼的一潭湖水上,顺着杆栏曲桥的路径漫步到湖心小岛,一古朴端庄的黑色铁塔矗立在小岛中心,斑驳的水泥护栏边立一铜解说牌&—&—&“铁经幢&”,细细读来,顿时双目生辉,此等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园,竟也深藏着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此&“国宝&”为宋代佛教经幢,白口生铁分段铸成,存世极少,原位于德山孤峰岭下乾明寺,于1979年迁至常德市内湖心岛上,经幢呈圆锥宝塔形,边缘刻有雲莲纹饰,基座部分铸有佛像、金刚力士、莲花纹饰,线条流畅,冶铸精良,建在1.42米束腰石台上。此宋代稀世经幢,为研究我国佛教史,冶炼铁造史留下宝贵资料。深藏不露的千年铁经幢记录了古为&“武陵&”的常德故乡历史悠扬久远。 谈到历史,每到一地,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是我们首选的去处,在常德的博物馆,我们知晓了半个世纪前继上海、南京、台儿庄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抗日会战&—&—常德会战。1943年秋日军出动约8.5万人,常德陷入重围,虎贲师57师,八千名将士面对日寇轰炸机、毒气、燃烧弹重炮轮番疯狂攻击,守城将士浴血拼搏、寸土必争激战16昼夜,八千将士除几十人突围外均战死沙场无一投降,日军总伤亡3万人。常德保卫战在抗日战场上谱写了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有诗为证:孤军奋战保常德,官兵誓死皆等闲;八千勇士血流尽,一寸土地一寸血&”!为了记住中华儿女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1944年建立了烈士墓园。距大姐姐家不远处的青年路东侧,一座铸有&“青天白日&”的青石牌坊静静地矗立在车水马龙的街边,牌坊上书&“天地正气&”四个大字在朗朗的天日下散射着英雄气概,左右立柱书&“孤军浴血千秋壮&”&“公墓埋忠百姓哀&”中书一行小字由抗日将领王耀武题字&“陆军74师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坊&”。墓园内遍植绿化,坊碑间静谧安详,不时地传来几声老人呼唤细崽细崽的湘音,和风在苍松翠柏间徐徐缠绵,似乎向来往的人们述说着这里曾经发生的中华儿女抗击外敌的英勇惨烈故事......。 临近大姐姐家门,发现了一火车票预售点,遂上前打问,为我们的湘西游走做准备,第一站:天门,待交钱取票时,售票员脆生生的花鼓调:&“一炮零八,炮零八&”,见我迟疑,遂改国语:十八元一张。取了票,我似有觉悟,进了大姐家门,立刻打探&“一炮&”可谓&“十元&”。&“对的喽&”大姐笑答。我们被一炮又一炮打的云里雾里,可怜我们:&“生在异乡为异客,乡音未识鬓毛衰呀&”。常德街头被认认真真地上了归祖认宗的第一课。 次日清晨,大姐姐为我们端上一桌热气腾腾的湘菜,家中的湘菜与饭馆的湘菜的确不同,黑色团块的豆豉&“血粑&”异香扑鼻;铜钱大小脆甜生津的炒藕尖,还有那被&“辣&”进腹中一碗白饭的&“辣椒喳&”,大姐姐讲道:这些都是外出儿女们最想念的&“家&”的味道。&“满怀&”着浓郁的家乡滋味,我们前往常德的最后一站&—&—东北方向的柳叶湖游览,2.5公里的路,不消半个时辰即可到达,蜿蜒绵长的堤岸长柳下,波澜不惊地泊着一湖浩瀚无际的明净水波,在一轮亮丽朝霞的映衬下,波光粼粼,直接洞庭而去;不远处,太阳、月亮二山,磊落厚重,层峦叠嶂,隐现在朝霞与飞鹜的去处,阔大的水面上,一字排开的几艘皮划艇在明镜般的湖面上疾速划行,渔家小游船的舵手告知我们,柳叶湖水域辽阔,湖底平坦,是理想的天然水上竞技场,多次举办了国家级皮划艇、龙舟赛的大赛。我们搭乘渔家的游艇,在长天碧水中有如一叶扁舟,向渔樵岛飘荡而去,船夫悠游自在地打浆摇橹,得知我们是重返故里的&“外乡人&”,和着哗哗的桨声,为我们哼唱起&“胡大姐,你是我的妻喽喂,刘大哥你是.......&”原汁原味的湖南花鼓戏飘荡在浩瀚的湖面上,招来了群群鸥鸟的追逐缠绕。时近当午,远处的渔樵小岛在眼前渐渐清晰,船老大歇了歌声,指着小岛说:这里就是刘海砍樵传说的发生地。船夫将我们送上了承载着流传久远的爱情故事的小岛,心中喜不自胜。小岛上松竹青翠,溪流蜿蜒在白墙青瓦的农家屋前,屋后倒映着扶桑花影的池塘内,一群野鸭扑扇着翅膀争相竞渡嬉戏。胡大姐擂茶的酒幌子在风中招呼着远方的游人。掀开竹帘掩映的土屋竹寮,胡大姐脆生生的吆呼扑面而来,&“来客,看茶&”,漂亮、干练的胡大姐,为我们一一介绍着几十种的擂茶原料,通过擂钵捣成糊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冲进粗瓷大碗里,顿时满屋生香,胡大姐指点着我们加上炒米、油酥,佐以十多种小菜,吃得我们口腹生香,热汗淋漓。告别了胡大姐,循着小桥流水随意漫步,感受着清风微拂,呼吸着沁脾的甜润空气,远处一竹篱院墙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一方一方的纸牌招贴挂满了篱笆,院子内人声喧哗,煞是热闹,《刘海哥&“跑胡子&”棋牌室》的招牌十分醒目,和煦的日光照耀着偌大的场院,一桌桌的&“跑胡子&”牌桌前,聚拢着男女老少、亲朋好友,手握着方条形纸牌吆五喝六,激烈酣战。&“跑胡子&”纸牌游戏,源于何时无法考证,但已深深地植根于常德民间,可称其为男女老少、贫富贵贱皆宜的大众休闲娱乐游戏。玩法简单,规则严明,与麻将有异曲同工之妙,玩起来千变万化,妙趣横生。此时的刘海哥,端茶送水,招呼客人,忙的不亦乐乎。感情是胡大姐和刘海哥已不在砍樵,与时俱进转行搞起了旅游业,生意兴隆,小日子红红火火,奔向小康了!夕阳西下,洇红的斜阳贴近太阳山的峰脊上,柳叶湖被晕染得金光闪烁,波光荡漾,游人们结束了一天的休闲度假,挥别刘海砍樵的浪漫小岛,登船返程。远处的堤岸上,熠熠生辉的汉白玉诗豪刘禹锡正挥手送客,纵情放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遍览了湘西北重镇的常德故乡,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让我们觉得一切都似曾相识,似乎这里已等待了我们许久许久......,我们读懂了这700余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熏陶着诗书耕读的家风遗训,秉承到了父辈们志在四方的天下担当的情怀,奔赴了大西北。而今,找到了你故乡,游子归归去来兮!(待续:三、芙蓉古镇寻觅边寨风情) 美哉湘西二、湘西门户武陵揽胜
2025-05-11bj03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meiwen/58769.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我骄傲我有一位好父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