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个这样的书名并没有特别的用意,只是因为&“笼中鸟&”这角色太像我的境遇了!不管是身不由己的境况还是自我的眼界格局都像。
我常常隔着我的&“笼栏杆&”望去,发现像我一样被囚在大大小小的笼里的&“鸟儿&”并不少,天地之间挨挨挤挤。各&“鸟&”也反应不一。有性烈的用头撞笼,直到血肉模糊;也有&“不自由,毋宁死&”的;也有郁郁寡欢,终日徨的;也有在笼里仍自得其乐的&…&…对&“笼&”的态度几乎可作为生存哲学的分类标准。
书中有同名诗《笼中鸟》,是因为去年一个初入社会的男生留下五千言遗书跳海寻了短见引起网民口诛笔伐(&“网暴&”),我有感而发写下的小诗。总觉得这孩子也像极了&“笼中鸟&”。这诗表达的理念未必正能量,也非主旋律,却可能是我们对抗&“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这个人生宿命仅有的武器。
如果往前二十年,我会赞美&“撞笼派&”和&“宁死派&”。可是现在我已经不这么觉得了。当然,&“郁郁寡欢派&”也不足取,如果一辈子这样,那还有什么活头。所以我现在倾向于&“自得其乐派&”。因为生命高过一切!囚于何处,那是各&“鸟&”的命运。
&“自由&”是多么诱人的字眼啊!战士、哲人、君王、贵胄无不垂涎,各施奇招,也不知他们得到了没有。我没他们那样的本事,在文字里&“鸣叫&”是我仅有的自由。如果你也是一只求自由而不得的&“笼中鸟&”,共鸣或争鸣一下均无妨&…&…
这就是这本集子的来由。其中有几篇(《漫话砍柴》《隐居在都市》《笨拙地活着》《山居》《普世情怀与处世格局》)是我的前一本集子《驿外随笔》里收录过的,其余为新编。
高世麟(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