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稚趣

2025-05-27bj03
导读人的一生很像是绕地球一周的一次远航。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完成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周期。地球每日都在按部就班地自转和公转,并不因为你的君临...
人的一生很像是绕地球一周的一次远航。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完成一个生命个体的全部周期。地球每日都在按部就班地自转和公转,并不因为你的君临而加快,也不会因为你的消失而减慢。你仅仅就是这个绿色星球上一个从此岸到彼岸的匆匆过客,仅此而已。 当你的生命之舟驶入暮年,那么,出发时的原点就已经在并不遥远的地方向你招手了。安度晚年、老有所乐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为子女、为家庭、为国家忙碌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的你,这时显得闲暇了,有时间了。你可以选择去广场唱歌跳舞,也可以选择去公园拉琴练拳。但这些都不能代替回到家中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仔细想想,小孙子带来的乐趣,主要来自他们幼稚的并不完整的语言。我的小孙子五岁了,小孙女两岁多。一次早饭,孙子忽而大呼:&“有鱼!&”惊得一家人都停下筷子,眼球象被线扯住一般聚到了一起。原来是孙子的碗里有稀饭起的皮,一块一块的。筷子一搅动,就会在碗里悠哉悠哉地游动起来。孩子的想象力真够丰富的。不知这与妈妈生长在南方,吃鱼较多是否有关。平日吃肉,妈妈总会叮咛:&“小心骨头!&”于是西瓜瓤里的瓜子、苹果肉中的果核、桃子杏子的核,都成了他们口里的&“骨头&”,听了叫人忍俊不禁。我突然明白了,在孩子眼里,和肉比较,骨头是硬东西。如此推理,比西瓜瓤硬的西瓜子、比果肉硬的果核,自然也都成了他们嘴里的&“骨头&”了。 女孩子发育总是比男孩子早一些。小孙女聪明活泼,伶俐好动。一岁多就能根据家中来人的长相,判断出叫阿姨、奶奶、爷爷、叔叔、姐姐、哥哥。邻家奶奶没事总逗他玩,&“把你爸爸卖了!&”&“不行!&”小孙女毫不犹豫地回答。邻家奶奶把家里人都问遍了,回答都是两个字:&“不行!&”邻家奶奶又反过来问:&“哪卖谁呢?&”&“奶奶!&”百试不爽。也许是奶奶平日里爱唠唠叨叨,批评她多了些吧,结果成了全家唯一她认为可以&“卖&”的人。好在孩子太小,奶奶不但不会计较,反而乐得哈哈大笑。 告状是孩子带给你的又一乐趣。两个孩子在一起,打打闹闹是家常便饭。小孙女只要被哥哥惹哭,就会跑到我跟前告状:&“打哥哥嘛!&”不然就哭闹。你必须假意拍一下哥哥,那怕是遥遥做一个打的动作,哭声就会戛然而止。要是妈妈惹哭了她,还会额外要求:&“把妈妈打叫唤嘛!&”有时跌倒了,碰着了,不管是墙壁,是桌子,还是地面,你也要用手去拍一下,或用脚踩一下。让她觉得自己不吃亏,才能平息事态。我俨然成了家里的法官,好在这官司并不算难判。 有几天,她嘴里直喊一句话,我们没听懂。喊的多了才听明白,是动画片《熊出没》中光头强的一句台词:&“熊大,给我站住!&”家里有个学习机玩具,会唱歌。小孙女会随着音乐手舞足蹈。你别说,那动作还真是和着音乐节拍的。我心里窃喜:保不准小孙女还真有一点音乐天赋呢! 幼儿语言中,还分不清你我他的人称概念。大人口里常有&“我娃乖&”、&“我娃听话&”。她知道&“我娃&”是指她,于是就常用&“我娃&”代替我。和哥哥争东西会喊:&“这是我娃的!&”小小年龄的她就知道向大人撒娇,炫耀自己头上小小的冲天发髻:&“我娃好看不?&”你正忙着,没顾上回答,她会一直不停地问下去,直到讨来你开口夸奖。有一天晚上,一家人都在房子看电视,小孙女突然在沙发上跳起来,拍着手说:&“好漂亮呀!&”原来是奶奶刚洗罢澡,换了一件绣花新连衣裙。把一家人都惹笑了,看来,她小小的心灵中,还是有美丑之分的。 寓言中有个&“掩耳盗铃&”的故事。愚蠢的盗贼想偷铃铛,又怕铃声惊动主人,便想了个办法,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小孙女也演绎了一个现代版的&“掩耳盗铃&”,他和大人玩捉迷藏,自己用双手捂住眼睛大喊:&“看不见了!&”就像寓言中的蠢人一样,她自己看不见别人,也以为别人看不见她。蠢人的举动留下千古笑柄,而小孙女的可笑之举,却换来了一家人发自内心的开怀笑声。 人常说,家有老是个宝。其实家有小,更是宝。他们不光使一个家族有了自己的传人,使中华民族绵延不断,更使一家人有了取之不尽的快乐源泉。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meiwen/60361.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拜竹为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