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来岁时,我毕业后在车间做运输工,能喝酒是出了名的。年轻的自己凭着身体好,每次聚会,拿起酒杯,都要先干三杯。和同事碰杯时,不管酒有多少,一定是先干为敬,然后再给自己斟满一杯。别的部门同事大都知道我是个能喝的&“勇三郎&”。当时,我很为这个绰号自豪。酒至半酣时,我会说很多不该说的话,类似&“您干了&”这样不靠谱的话就说过不少。
30多岁时,我在车间做技术工作,聚会也多了起来,但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张狂了。举杯前,往往要先琢磨一下自己杯中的酒,想一想应该几口喝完为宜。也就是说,已经不敢扬起头就把一杯酒干了,常说的话就是&“咱三口干吧&”,然后轻轻抿一口,放下酒杯夹点菜吃。偶尔和特别要好的朋友聚会时会醉一次,回到家吐得眼冒金星,胃里似翻江倒海一般。有时一个晚上吐好几回,弄得妻子和孩子都睡不好觉。我也下决心:今后再也不喝酒了!但这样的决心只能坚持一两天。
一转眼,40多岁了,早已调到厂部做管理工作的我,白发悄悄爬上鬓角额头,身体也大不如从前。每天下班,我都回家吃饭,有聚会尽量推。与亲朋好友聚会时,能不喝酒就不喝酒,即使喝,也不再随便和人家干杯了。自然,这个年纪,很多时候是人家敬我,我也不必像年轻时那样杯杯都干了。有时,有&“知情人&”说起当年那句&“您干了&”的&“名句&”时,我总会摇摇手说:&“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在酒桌上,有时看到小伙子,也如我当年那般,一副&“勇三郎&”的样子,心中会觉得有点可笑。但转念一想:谁不是从年轻时过来的呢。当然,我现在基本不会酒醉了,偶尔想醉也不敢醉,因为岁月不饶人哪!
如今,已过五秩之年的我,回忆自己喝酒的这些事情,有很多感慨。有时,看看过去意气风发的老照片,那个一脸稚气却豪情万丈的年轻人,和今天淡定从容的自己差别很大。人生就是如此,年轻时不知天高地厚,以为有的是力气,气盛得很。及至中年,阅世渐多,便安静下来,于生活而言,已经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更是不敢大意。
不管怎样,再回到敢说&“您干了,我随意&”的年龄已不可能。但每每想起这句话,还是暗暗地觉得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