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云:&“春分乱纷纷,农村无闲人。&”春分时节,和风送暖、阳光明媚、大地升温,正是春耕春种春管的大忙季节。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此日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处在三个月春季中的中间点,昼夜平分,此后北半球白天一天天长起来,正像农谚说的&“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把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燕子从南方迁徙归来,下雨时春雷滚滚,伴随着闪电。左河水有诗云:&“风雷掣电闹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一照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农谚说&“春分春分,百草返青&”,&“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节气后,气候温和,雨水增多,日照增长。 &“麦过春分昼夜忙&”,沉睡一冬的小麦苏醒了,返青生长,日夜不停,势头强劲,一天一个样。谚语云:&“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小麦生长,离不开肥水。人勤春来早,农民把积攒一冬天的农家肥也开始往麦田里运,为小麦送去食粮。越冬小麦进人生长阶段,需要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浇透拔节水,施足拔节肥,中耕保好墒,这就是农谚说的&“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由于气温回升快,小麦生长需水量相对较大,农谚说&“春分有雨是丰年&”,但是往往&“春雨贵于油&”,有时出现春旱。&“春分无雨划耕田&”,就是说做好中耕,加强蓄水保墒,必要时,要及时做好春灌,确保小麦健康生长。
农谚说:&“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忙耕田。&”春分后,气温回升较快,是春播春种的大好时节。关于春种的谚语很多,如:&“春分前后,种瓜种豆&”、&“春分雨多,有利春播&”、&“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春种要抢在晴天进行,争取播后有3&—5个晴天,确保一播全苗。农谚&“冷尾暖头,下秧不愁&”就是这个道理。
谚语云:&“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日,植树木&”、&“春分至,把树接;园树佬,没空歇&”。这些都说明了春分特别适宜植树造林。清朝诗人宋琬《春日田家》曰:&“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民国时期,湖南省督军兼省长谭延闿把每年的春分定为湖南的植树节,并带领政府各部门的大大小小官员前往岳麓山植树,举行植树节典礼。谭延闿发表演讲:&“古书称岳麓山昔为林木茂盛之地,所谓惟楚有材,但如今的岳麓山却童山濯濯,今日举行植树节典礼,乃为人民提倡植树观念。&”谚语说&“节令到春分,栽树要抓紧。春分栽不妥,再栽难成活&”。从气温、水分上讲,春分植树最容易成活,春分过后再栽树就很难成活了。
谚语说:&“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春分过后还常有较强的冷空气侵入,温度明显降低,形成连续数天低温阴雨,出现&“倒春寒&”,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前春暖,后春寒&”,并伴有降雪现象。苏轼曾有《春分后雪》描写此情景:&“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春分下雪,对正在返青的小麦危害极大,影响到小麦孕穗,造成大面积的不孕或降低籽实质量。农谚&“冬雪宝、春雪草&”就是这个道理。倒春寒还会影响油菜花的开花授粉及角果发育不正常,降低产量,使早稻、已播棉花、花生等作物造成死苗和烂秧烂种。因此,春分时节加强冻害防御十分重要。常用方法有选用抗寒良种,麦子播种深度合理,增施钾肥,灌水或喷雾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分时节,我们播种的不仅是万紫千红、莺歌燕舞的春天,而且播下了硕果累累、五谷飘香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