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读“惊蛰”

2025-06-16bj03
导读惊蛰,二月节,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惊蛰是一年之中开春时期的一个节气,标志着仲春...

惊蛰,二月节,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每年公历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惊蛰是一年之中开春时期的一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农村开始进入春耕季节。

多少年来,惊蛰到来之际,多愁善感的诗人,便会挥笔诗句,吟诗赋词,寄托自己的情怀,留下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惊蛰诗&”。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闻雷》,对惊蛰的描写就更加形象:&“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词人笔下的惊蛰更是委婉动人。宋代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轻雷隐隐初惊蛰。初惊蛰。鹁鸠鸣怒,绿杨风急。玉炉烟重香罗浥。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宋代萧汉杰的《菩萨蛮&·春雨》写的却是惊蛰的另一番景象,烟雨打湿阑干,杏花初开放,然而总敌不过倒春之寒。深夜饮酒,愁绪万千,似醉难醒,我的心上人,你可要记得添衣。

流传较广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廪物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学道无多事,消阴服众魔。春雷惊蛰户,海日浴鲸波。大勇收全胜,灵襟袭太和。何妨会稽市,取酒独酣歌。&”惊蛰,注定是个酣畅淋漓的日子,春雷惊蛰之日,大海浴鲸波,欢饮于市,何其舒畅!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meiwen/62367.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