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保持距离

2025-06-17bj03
导读疫情当前,其实,我们身边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一米&”。它是各大火车站、写字楼、医疗机构设置的&“一米线&”,也...

疫情当前,其实,我们身边已经有了很多这样的&“一米&”。它是各大火车站、写字楼、医疗机构设置的&“一米线&”,也是商场、超市、个体小店地面上的黄色等待线。

它透射进微光,照射进日常,让人们感受到希望。

一米间,是平安健康的心境。对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来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是阻隔他们与病毒的坚实防线。而对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一米的距离就是精准隔离,既保证了经济社会的运转需求,又实现了疫情防抗的重要价值。所以,如果前面的人不小心退了一步,请你也自然地后退一步,让距离永远保持在一米。人人退后的一小步,积累起来就是走向春天的一大步。一米间,是沟通彼此的路径。

我们常常说,距离产生美。这是美学上的一个严肃命题,也是生活中的一个微妙情趣。只是,正在经历的疫情让我们对&“距离&”有了更深的理解。相距一米,是对话的最佳默契;相距一米,是见面的最新姿势。

文明出行一米距离,讲卫生不扎堆;文明用餐一米距离,用公筷不靠近;文明排队一米距离,守秩序不争抢;文明办公一米距离,少开会不聚集;文明生产一米距离,保安全不违规&…&…现在每一个&“一米&”的相隔,都是为了此后更好的相聚。

其实,这样的&“一米&”又岂止在疫情当下。长期以来,在机场、车站、银行、政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办事窗口与排队人群之间往往都设置了&“一米&”的间隔,这是平素生活的常在线。公共生活是由秩序构成的,没有边界也就没有秩序,&“一米&”就是一种边界。

&“一米线&”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们的规则意识;也是一把尺子,丈量着个人的文明水平。只是,很遗憾,疫情之前,一些人选择对&“一米线&”视而不见。车站售票窗口前人挤人、办证中心柜台被多人包围、医院取药窗口并排站着陌生人&…&…漠视规则、不讲文明的身影硬生生挤进&“一米&”之间,挡住了光的路径。

这场巨大的灾难,代价很大,我们显现出各种恐慌和不安,但这场灾难是否也提醒了我们的自大和过错,我们是不是病了很久而不自知?是啊,漠视规则、不讲文明就是其中一种病症。公共空间的规则日用而不觉,关键时刻更凸显其意义。抗击疫情之下,&“一米线&”的规则被重申、被重视。但这只是第一步,归根结底要把规则要求化为每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大考,又何尝不是对公众规则意识、社会公共文明的大考?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meiwen/62476.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请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