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山是一座景色优美的名山,也是莲花山&“花儿&”的家乡,一年一度农历六月六吟诗对歌的&“花儿&”会就在这里举行。
莲花山花儿是经过几百年千锤百炼而留传下来的民族民间文学形式之一,她是发自劳动人民内心的心声,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她在长期的发服过程中,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成为&“花儿&”的一支流派。她
具有曲调悠扬,节奏鲜明、声律合拍、刚柔兼济、歌词即兴创作。情真意切,抒发酣畅、文彩飞扬、语言动听朴实等特点。
她在演中或是一个人如泣如诉地叙说个人的哀怨,或是通过独唱、齐唱、对唱的形式,共同抒发激情,这是其他民歌和&“花儿&”中少见的。同时,在唱词上除叙述《三国》《西游》《杨家将》等传统故事的&“花儿&”外,她没有事光编好的固定词歌,完全是根据当时的形势、眼前的景物和对方的提问即兴现编的。在演唱中,对歌的双方各有歌手四、五人,其中有一个思路敏捷、出口成诗的人担当&“串班长&”或叫&“串把式&”,来负责现场编词,有两三个歌喉嘹亮的歌手担任独唱,分明叫&“头腔&”&“二腔&”&“三腔&”,如果串班长本人噪子好,那么头腔则由他(她)兼任,待唱到尾声时,&“花呀,两叶儿&”由集体齐唱,共同结尾。
柴一根,两根柴,
想吓人的你看来,
腔子一豁两半个。
红心柳,挑草叉,
想你想者跳卡拉,
差点就把腰闪吓,
把你浑身想到呢,
肠子想成皮条呢,
把心想成核桃呢。
莲花山&“花儿&”从内容上分有&“整花&”和&“散花&”。&“整花&”就是叙述整个故事或完整内容
的&“花儿&”;&“散花&”就是即兴题材的内容。从形式上分有&“单套&”&“双套&”之别。单套&“花儿&”一般是指三句、四句一首的&“花儿&”;双套&“花儿&”就是四以上,五句、六句一首的&“花儿&”,六句以上的很少见。不论是&“单套&”&“双套&”&“花儿&”,每句都是五字、七字不等,也有十字、十一字的,每句都是单字尾,比较自由。
马莲绳绳拦得长,
敬上一杯酒来尝,
曲子不好酒不香,
水酒一杯表心肠。
香香香,实在香,
美酒虽少有份量,
亲朋送来味更长,
渗在心上老不忘。
莲花山&“花儿&”常有一些垫词、垫句,如&“亲戚们&”&“乡亲们&”&“阿姨们&“莲花山的老唱家&”&“一转山的莲花山&”等等。在演唱中,三个独唱的人每人都加垫词、垫句,主词实际只有三句,若三人都不加,主词就是六句;有的加,有的不加,就是四句、五句的结构,所有这些,都和歌手的演唱技巧分不开,特别是在一组歌手有男有女时,男声就得用&“假声&”唱,这样听起来自然和谐。
花儿故乡不虚传,
生态康乐非遗艳。
男歌女答摇彩扇,
歌如流水山中缠。
乡村振兴歌声甜,
是仙境吗是人间?
她那善于表达激情、似说似唱的艺术手法,歌手才思敏捷、出口成歌的创作才能,别具一格、饶有兴味的演唱形式,成为久负盛名的洮州花儿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