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默
我是在2003年才来到莲塘镇的,之后便一直呆在那里。我在那里的老街住了十三年,前两年我在市区买了房,才和家人一起搬离了莲塘镇,搬离了老街。
莲塘镇是一...
老 街
文/小默
我是在2003年才来到莲塘镇的,之后便一直呆在那里。我在那里的老街住了十三年,前两年我在市区买了房,才和家人一起搬离了莲塘镇,搬离了老街。
莲塘镇是一个乡镇,是1956年才设立的。它位于县境中南部,是南昌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流中心,获得过“全省文明城市”的称号。景点有澄碧湖公园,水资源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四季分明,素有南昌市“南大门”之称。莲塘镇立足赣鄱名镇,有着不少的人文历史。
我的“老街”就在南昌县的莲塘镇,位于老县政府南侧,它所在的位置正处于莲塘镇最繁华的地段,是莲塘镇最大最老的街道。老街之所以被称为“老街”,完全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特殊。从县政府往南是一条看不到尽头的水泥马路,我们称它为“五一路”,五一路有一座桥,我们称它为“五一桥”,桥下有一条流动的河,我们把它称为“生命的河”,住在这儿的人都喝着这儿的水。五一路的电影院,是老街繁华的标志,后来因为拆建改造它便不复存在了,现在的老街是一个购物广场。我清晰的记得,那时的老街,电影院门庭若市,周围的店铺,小贩,生意非常火爆,电影院门口,经常能看到年轻的男女在这里约会。在我中学时期,我们学校的老师就经常组织学生去看电影,看完之后还被要求写观后感,那时的我最怕写作文了。老街还是老街,尽管时代变迁,现在的老街也是曾经的一部分。
莲塘大道往西也是个热闹的街道,我那时住在老街的向阳路东口,邻着莲塘大道的汽车总站。我所在的“向阳路”是这条老街的主干道,与老县政府的五一路交叉相连,也是通往城乡的主要道路。老街之所以热闹,是因为这里汇集了大量的人流,车流,不管是进城的还是出城的,闲逛的做生意的,都打这经过,于是,热闹的老街成了繁华的老街。
起初,我并不了解这里的老街,曾一度认为它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街道,直到后来我住进了老街,这才对老街有了新的认识。大大小小的街道,密密麻麻的店铺,高低错落的楼房,纵横交错的马路,来来往往的车流,是它们凑出了老街的样子。
记得熟识老街,是在每个清晨的五六点钟。老街的清晨,街道异常纷杂。不一会儿,哒,哒,哒,哒,冒着黑烟的小三轮在街道里四处乱串,不一会儿,当,当,当,当,收废品的在敲打着昨日未完成的乐章,扫地的大爷大妈,应该是练就了中国功夫,刷刷刷刷,仅用了一招“狂扫千军”,街道立马变得干干净净。我,躲在梦里,听着街道上的“高山流水”,等待晨曦散落成一缕阳光。清晨的街道,演绎着勤劳,忙不更迭。
老街繁忙不光是在清晨,夜晚还有更多的风景。一到夜幕降临,老街便开始骚动起来,街道上大大小小的的商贩推着推车迎来送往,好看的糕点、甜甜的奶茶、香喷喷的油炸,它们无时不在挑战着你的味蕾。澄湖东路的“夜宵一条街”是莲塘老街的一大亮点,流动的摊贩,从街头摆到了街尾,什么水煮毛豆了,麻辣螺蛳了,还有爆椒小龙虾……看得人直流口水,“南昌炒粉”味道正宗,是我们南昌县的一大特色,作为一名地道的南昌人,若是没吃过正宗的“南昌炒粉”是会被当地人嘲笑的。到底选哪一家呢?还真不好挑!
夜晚的老街似乎更热闹繁华,闲暇时,几个朋友和我会约来这里,吃着露天的小吃,聊着闲篇,看看天上的银河织女,数数天上的星星,偶尔也会有贴心的小贩,他们会支起一个大大的帐篷,我们就坐在帐篷里享受着人世间的烟火。老街的清晨和夜晚都是热闹的,我喜欢这样的老街。
后来,国家为了推进城市发展,建设“美丽昌南”,经政府商议,要将一部分老街重建改造,附近的居民楼也拆了不少,原来我家旁边的综合市场聚集了五湖四海的人,大家都在这里做生意,一起在老街生活,现在的综合市场已被全面拆除,五湖四海的人聚拢来又散了去,老街变得不再热闹也没有了当初的繁华,红火的日子一下变得平淡起来。
为了进一步落实城市发展计划,县政府率先搬离了老街,去往郊外新的城区,接着往后的几年里,不少人也跟着搬去了那里。老街,一批又一批的人走了出去,一批又一批的人住了进来。只要老街还在,勤劳的人们还在,繁华热闹的老街就是一道抹不去的风景。
202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