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宝大
肠气,乃是肚中之气。再说得粗俗点,就是放屁。
说到屁,谁都觉得羞耻或庸俗。再用深奥的汉字来叙述这看不着摸不到、又说不清是纯清的或是浑浊的气体来,更就玷污了优雅的中国文字。
在某个场合,放屁人往往总会遭到别人的耻笑、奚落。自己也总觉得尴尬。又或男人放屁总比女人惊天动地要放肆要大胆得多。而女人呢,在人堆里,要想放个屁,就不那么简单了。总想减压到不留一丝声响来解决。
记得上学时,老师在讲台边讲课,课堂鸦雀无声,这时,冷不丁来个瓮声瓮气的屁声,我想,绝对是喜欢闹恶作剧的男生所为;反之,有臭气,听不到屁声,不用说,十不离九准是女生。要是老师站在讲台上他冷不丁来个响亮的大屁,无论臭与不臭,同学们准会自然而然面面相觑,不敢作声,闷笑了之。好像这屁是从外星上飘下来似的。
当课堂里某个角落某个同学突然来个比老师响声小得多的屁,你就瞧吧,就像立马乌烟瘴气到整个教室的角落,又或是掀翻了屋瓦。无论这屁的响声多大,臭味有无,大家首先赶紧丢下课本,赶快捂紧鼻子。好像这同学吃的是毒品,放的是毒气,随时准备来袭。大家接下来转头看谁脸红,寻找放屁者。放屁人总会有不打自招的感觉。下课后,这特大新闻传遍整个校园。
但也有不知羞耻之人,把课堂上放屁当着一种刺激的乐趣来寻开心。
记得在高中二年级,我前面坐着的男同学,名字我就不说了,别看他成绩不咋的,歪门邪道比谁都多。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不守纪律,倒也罢了。他总是想着法子搅浑课堂,让大家开心。放响屁、连环屁,是他的绝招。他的大肠造气功能,好似化工厂一样,特别让我佩服和赞叹。那时他在我的眼里,他就是“大英雄。”因为全班60多号男女同学,唯有他在课堂上,能敢当着老师的面,不受任何拘束、限制,大胆而放矢地揪准机会来个连环响屁。有时那响声大得出奇,毫不夸张,犹如闷雷一般。至今我都觉得奇怪,他大肠子里的气,压力怎么这么大,是从哪儿来的气,又哪有那么多的气,他想什么时候释放准会在什么时候放。
有一次下了课,我手里捧着一本小说书依在墙上看,他说要跟我借这本书。我说,下节课如果你能在课堂上当着老师同学的面,放上10个响屁,只要我耳朵能够听到,下节课我准借给你。我原以为这条件过高,他绝不会完成。那知道老师刚要开口讲课,他就急不可耐地接二连三的、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解决了问题,圆满地完成了我交待的任务。哇噻!我从那天开始才算是真正佩服他的肠气功能是如此的强大。我在课堂上暗暗为他竖起了两手的大拇指。
那天的课堂上,老师实在忍无可忍。揪着他的耳朵,让他站到课堂的后面,面对着墙,叫他去放个痛快。哪知道他站到了那里,好像连大肠也受到了委屈,肚子里的大肠造气功能更加地旺盛。屁在他的肚里不时的膨胀,乃至于爆发,肆无忌惮地一个接着一个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哎呀!出得痛快呀。竟惹得课堂一片大乱。他站在那里若无其事,镇定自若,没一点羞耻感。老师摔下教本,愤怒地走到他的跟前,揪住他的耳朵,问他:你个大蠢球!你哪来的那么多的屁呀?他不紧不慢抬起头,回应道:我尊敬的老师,你这不问的是屁话吗?屁乃肚中走气,哪有人不放屁或不许放屁的道理呢?老师真的被这反问的话问得愣在了那里。
后来,我们都离开了校门。但我一直反复推敲过那位同学曾经在老师面前反问过的那句既幽默又深奥的话题。我觉得那同学说的也有道理。“屁,乃人生之气,”哪有不放之理?还有一首幽默的打油诗是这样说的::放屁,屁之屁也,五谷杂粮之气也,屁放之前,滚上滚下,屁放之后,先熏己后熏之人也。中国人也好,外国人也好,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吃了五谷杂粮,肠胃就要蠕动,蠕动过程就会产生气。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经常放屁会有好处。
后来我又知道,无论男女老少,当生了病,需要进行腹部手术时,下了手术台,出了手术门,医生就会千叮咛万嘱咐病人的家属:在病人没放屁之前,绝对不能饮水和进食。放了屁,家属应立即通知医生。看见了吧,放了屁还要向医生报喜呢。医学角度讲,从这一刻起才证明病人的肠胃蠕动功能已经全部恢复了正常。医生才有权批准病人饮水和进食。可想而知,那种久盼屁来的滋味是多少病人的家属,在手术后共同的期盼,共同的祈祷。这平常别人或自己来个屁,又有什么尴尬难为情的呢?(1754)
江苏省 兴化市永丰供电所 邮编:225744 QQ:351538346 苏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