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想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的窗外,下着大雨。而我,正盯着杯中的叶片,看它们轻轻地漂浮,悠悠地舒展。尽管有噼里啪啦的雨声,穿越玻璃窗,飞进我的耳畔;尽管有丝丝凉爽的气息萦绕在我的唇间,我仍旧自顾自地沉浸着……
昨儿,遇见老同学洁,寒暄了几句之后被问及:曾经的同窗是否有联系,昔日的同学还能忆起几个?那一刻,我使劲地想了又想,终究以摇头来作答。
时间真快,这一晃已是人到中年了。洁说:“可是,我觉得你好像没啥变化,和三年前遇到的差不多。”“你也一样,只是比那时候更显女人味了。”说说笑笑间,我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回忆那时候的同学,互通眼下的生活。其实,这么多年了,能够记起的真的不多,好在眼下的我们相对来说都还算是过的蛮滋润的吧,否则,又如何能这般的“没啥改变”?若说变,可能就是岁月的沉淀,心性变得越发成熟和内敛了,外边看着更觉端庄了。确是,人需要力量的支撑,保持快乐的心境,不管怎样的忙碌,都会显得精神气十足,都会觉得落落大方。
回首曾经,不懂得珍惜,更不善于记录。以至于那些被遗忘的年少时光,无法挽回;以至于那些被搁浅的青葱岁月,无处可寻。留下的只有那隐约的印迹,斑斑驳驳。而今,庆幸着自己还有喜欢的事情可做,还有文字作陪,还可以记录下点点滴滴的生活和感思。
回忆,是一次心灵的对话;书写,是一场灵魂的舞蹈。平平仄仄的方块字,可以安放浮躁的心绪,奏响和谐的心曲。也只有文字可以为我们留下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记载那些或蜿蜒或平坦的心路历程;不求风生水起,但求平心静气。有文字携手的日子,便是我的净好时光了。
【荷。韵】
荷花开了。这消息是从朋友的博客里知道的。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我,无论怎样的忙碌,对于花开花落始终不会忽略,而今年,怎么就这样的大意呢?何况是我那么喜欢的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
亭亭玉立的神韵,羞羞答答的清香,淡雅素净的娇颜……什么时间开始,白色的莲,粉色的荷,成了我镜头前的“宠物”,那伞儿一样绿莹莹的荷叶更让我遐思无限,每一次想起都会因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而情不自禁地唇角上扬;每一次遇见都会想象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风情……
偶尔念及荷的清雅,会禁不住的慨叹:尘世间确是有这样的一些女子,凡而不俗,静若悠莲,且行且吟且思量,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她们不娇柔,不屈就,我行我素,快乐而自在的行走着。
【闲。思】
近期媒体报道的关于贵州毕节四兄妹突然离世的消息,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此类案例中,作为父母的严重失职不再赘述。面对留守儿童,方方面面的工作不到位,导致惨剧时有发生,是不是该引发社会各界的深入反思?
城市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被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墙,无形的隔离;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轻易的相信,竟然成了我们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可叹更可悲。
世事繁复,如何能一概而论?学会判断,试着相信,才是必然。在我们需要的时候,因为谨慎而被拒绝,因为小心而遭致误解,由此造成的悲剧,不在少数。
让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爱。学会信任、学会帮助是必修课;让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关爱贫困山区的孩童,让童年的他们学会自立、自强、自爱,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而温暖的生活环境是当务之急。
源于性情,可以孤单行走,但绝对不能孤独行事,毕竟,拥有亲情和温暖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最真实最迫切的需求。
外面的世界,很大,大到我们无法想象。外面的世界,很小,小到轻轻一握,就有温情涌动。取舍之间,该如何选择?我想,这些,你一定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