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清平乐—问情》有感

2023-11-09bj03
导读赏读《清平乐—问情》有感 文字:飘逸人生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不堪吟咏,心如刀割。多情自古空于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信手拈来,怨声哉哉。好一个情种情痴狂,到如今泪戚泪断肠。...

赏读《清平乐—问情》有感

文字:飘逸人生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不堪吟咏,心如刀割。

多情自古空于恨,此恨绵绵无绝期。信手拈来,怨声哉哉。

好一个情种情痴狂,到如今泪戚泪断肠。

恰似一帘幽梦,孤魂落魄影迷茫。

妄如浊酒一壶,饮不尽人间沧桑。

  初读踏雪寻梅的《清平乐—问情》,感觉到作者在以往作品里的那种气息:凄婉、哀怨、惆怅和伤感。

  不足百字,引经据典,其中有林黛玉与史湘云的对句,有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遗憾,更有秦观与歌女的离情—“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世间千万事,唯有渡情难,何苦问情?问情何苦!

  人生在世,即使呆傻,也知道吃饱了不饿,这是一项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也是一种朴素的情感—对食物的依恋之情。因此无论是谁,都难逃一个“情”。情是什么东西?按我的理解,它是一种思想,挥之不去,隐之无处,它会让人乐而忘返,愁肠百转,它也会让人毕生追求,牵肠挂肚;情是“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情是“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情更是“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

  情有诸多种类,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还有一种情感在网上被称作第四类情感,我在这里姑且叫它知己情吧。

  对于亲情,每每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它的体会越来越深刻,它是雨天父亲送到学校的伞,是放学后母亲放到饭桌上的热饭热菜,是外出时的叮咛,更是为人父母后的亲身体验…..它不会因疾病、痛苦、金钱和死亡的变化而变化!“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耳熟能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吟咏至今。说道友情,从会说“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要”就开始了,儿时玩伴的,学校同学的,单位同事的,周围邻里的,有缘偶遇的,不停地播种,不停地收获,不停地付出,不停地得到…..它是危难中的关爱,也是给于后的快乐,它是淡淡的,也是温馨的,太平洋水阔千尺,不及朋友送我情。

  关于爱情,更是一个从古至今永恒的话题,每个人对他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梦想,诗经里有太多的深情,宋词里有太多的缠绵,祖先也留下了千古绝唱,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和万喜良,焦仲卿和刘兰芝….爱到恨时,且看长恨歌,长门恨!说道爱情,还有提到一份情感,不是友情,不是爱情,就是那份知己情,它是理解后的共鸣,对于这番情感,古已有之,浔阳江头的琵琶声曾经给出过最好的诠释!某年某月的某一天,QQ之上,我抖一裳牵挂,尽在无语多情里!

  除了上面的,还有一种伟大的深刻的情感—家国情,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历史的车辙里印满的他的痕迹!古有屈子留《九歌》,情动《国殇》,杜甫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辛弃疾更是踌躇满志,:“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近代史之英雄豪杰更是不胜枚举!纵横古今,此情感天动地,无处不在。

  问情几许,难说情归处。享受情感是一种幸福,付出情感更是一生的陶醉!

本文链接:http://www.tlsf.cn/sanwen/2109.html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